干燥机:中国制造2025长远发展离不开创新

  • 2021-07-13 13:11:13
  • 来源:互联网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中国制造2025长远发展离不开创新这篇文章。关于中国制造2025长远发展离不开创新这篇文章的任何评论都可以告诉小编。你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对小编辑的肯定和鼓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制造2025长远发展离不开创新。

推进工业由低到高跨越发展

苏波指出,与以往制定的许多产业发展规划战略相比较,《中国制造2025》有所不同。它不是一个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划。《中国制造2025》不仅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实现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中,实现高端化的跨越发展。

苏波表示,“我们不把它作为一个常规性的行业规划,比如说十三五、十四五这样一个规划来看待,而是起了《中国制造2025》,类似于德国工业4.0这样技术性的名称,就是要体现我们与以往规划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体现在它的战略性、长期性,以及对新技术革命的应对措施,把它作为重点”。

苏波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性,与传统规划相比,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通篇贯穿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容,不论是在指导思想,还是任务或是在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一些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的蓝皮书,都突出了中国在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途径当中,要充分体现新技术革命的影响,要与世界同步。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甚至在一些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发展的水平,但从总体上讲,我国仍处于工业2.0、3.0阶段,与德国、美国这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通过《中国制造2025》,实现从工业2.0、3.0到4.0跨越式的发展,这是与传统规划的性质、内容以及它所包含任务的主要不同点。

二是更加突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中,相关部门始终把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当前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巨大,所以产能的扩张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缩短在高端领域与国际的差距。

三是在规划的内容和实施上采取了重点突破战略,即是实施五大工程。《中国制造2025》未来如何落实、如何推动,就是要从这五个方面来解决核心问题,包括要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等。目前,一些重大工程已经启动,如核高基、互联网、数控机床、大飞机等专项,未来相关部门还将会推进一些新的专项来启动,进而提高我国整体装备制造业水平。

任务更加复杂和艰巨

德国工业4.0的提出,为全球制造业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视角。而在中国即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之时,同为制造业大国,人们也愿意分析和比较中德两个战略规划的异同之处。对此,苏波回应指出,两者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而差异化则在于,德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所以它直接实施工业4.0,在两化融合,在信息化推动“互联网 ”各方面具有优势,而且产业技术比较好。中国是在工业2.0、3.0和4.0同时推动的情况下,要实现我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要实现在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任务就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但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重要的目标是一样的。

此外,《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不完全等同于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从始至终贯穿着应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但它不是专门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规划,它还要顾及到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要顾及到中国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未来的《中国制造2025》“1 X”的规划体系里,相关部门将专门制定一个跟德国4.0相类似的,能够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理念和原则的规划,如智能制造规划,或者两化融合规划等,这个规划是跟德国工业4.0完全一样的。

高端发展仍是当务之急

在吹风会上,针对“一些企业低能低效,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如何使这些企业合理有序地退出市场”问题,苏波指出,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制定规划###企业高端发展,缩短跟国际的差距,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中国制造业有庞大的产业基础,其中有很多企业是一般制造业,它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产品都是普通的。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希望,任何企业都应当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包括普通企业,比如服装、纺织等。同时,在提高过程当中,利用公平的市场竞争促使新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成长,使那些落后的、节能效果差的、能耗高的、不利于环保的企业逐步淘汰,这要依靠市场准入标准和淘汰落后措施,不断促进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

苏波指出,近年来工信部在十几个行业,尤其是高能耗行业产能过剩淘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规范市场秩序和整个产业标准。工信部发布了六十多个行业的准入标准,这些准入标准主要是从节能、环保、安全、资源利用率以及技术方面制定了明确的标准,通过采取市场的办法,把达到标准的企业向市场公布,没有任何指令性或者审批的职能,公布以后让这些企业得到市场的认同,没有公布的企业由于不达标,在市场销售、市场信誉方面会造成损失,会形成压力。几年下来,市场准入标准推动了这些企业的产业升级,也逼迫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我淘汰。坚持发挥这样的机制作用是市场条件下的一个*根本要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