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设备:本土木材干燥产业进境区间回顾和走向

  • 2021-08-03 08:11:16
  • 来源:互联网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本土木材干燥产业进境区间回顾和走向这篇文章。关于本土木材干燥产业进境区间回顾和走向这篇文章的任何评论都可以告诉小编。你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对小编辑的肯定和鼓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土木材干燥产业进境区间回顾和走向。

据估计<3,当时干燥室的设计生产能力达到成材年生产量的15%,初步形成了木材干燥工业。笔者于70年代中期,对当时我国重点地区的木材干燥现状进行了调查,其中关于木材干燥室的发展、分布如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重点地区木材干燥室的兴建,一般从1953年开始,1955年及1965年为两个高峰期。直至70年代中期,周期式占各类型总量的98.2%,连续式只占1.8%.在周期式干燥室中,强制循环占75%,自然循环占25%.与建国前相比,真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1953年前几年,由于处于经济恢复时期,木材干燥室新建很少,主要依靠天然干燥、恢复和改造自然循环蒸汽干燥室,这可从早期文献〔4一7J中得以说明。如室的高度与宽度相近,长为13一14m的干燥室折为2间,长10.sm的折为1.5间,余此类推周期式强制循环木材干燥室发展到本阶段,主要林等地区有所扩展。由于调湿困难、燃料供应等问题形成了四大类型:长轴型、短轴型、喷气型及侧风机型。受到限制。

长轴型*早见于上海引进(1948年);短轴型较早见于2.石蜡油干燥北京市木材厂(1台电机驱动4台风机,后拆除)及上50年代在唐山车辆厂、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都曾海中国纺织机械厂(1953年,1台电机驱动1台风机);试行生产。

由于高温(125℃左右)降低木材强度(冲击喷气型*早见于哈尔滨原松江省建筑工程公司木工厂强度降低20%以上),表面渗油加工困难,阔叶树材干(1953年);侧向通风型较早见于天津机械木型厂燥效果不好,石蜡油供源不足等原因,不久废弃。

至70年代中期,当时以长轴型所占比例2.3红外辐射干燥*大(46.6%);喷气型及自然循环蒸汽干燥室次之,分1964年由上海木材加工一厂与上海土建研究所别占16.7%和16.4%(见l)。

过热蒸汽干燥于1974年开始研究<8>,1975年在上海人造板厂建成一间侧风机型过热蒸汽干燥室,开始生产应用<9>.由于干燥周期短,产量高,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微波干燥在生产上应用较早见于上海市新峰木器厂(1976年5月,波导型加热器)>及无锡家具二厂(5月,谐振腔型加热器)。由于加热均匀,干燥速度很快,干燥质量好,能够保持木材的天然色泽,有利于连续化生产,曾一度在北京、天津、上海、镇江、江阴、南京、南通、青岛、哈尔滨等地扩大应用。

但因电耗大、成本高,在非压制状态下木材干燥变形,设备性能不够完善,实践几年后纷纷下马,维持时间较长的仅无锡家具二厂等。太阳能干燥于70年代后期较早见于南方的安徽省太和县木材公司(南方是否有更早采用的有待查考)〔川和北方的黑龙江省泰来县平阳木器厂(1979年9月),设备均较简单。由于节能效果显著,在全国得到应用,也取得一些科研成果。但由于干燥介质温度低,周期长,产量低,受地区和季节限制,需要辅助加热,设备投资与常规干燥相近,发展的数量和容量都不大。

高频干燥于70年代在北京市木材厂曾用来干燥锚杆(高频功率60kw,频率ZMHz),由于材料、电讯等问题,没有继续。改革开放20年改革开放20年来,以发展常规干燥为主,同时发展其它干燥方法。

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优胜劣汰的改革开放繁荣局面,形成了制造干燥设备的专业企业和集中干燥木材的干燥工厂(场)等产业化生产雏形;形成了包括生产、科研、教育、设计、设备制造、材料与部件配套等比较全面的行业体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